2024 年 11 月,我作为巡视组联络员参与了第六轮校内巡视工作,所在巡视组采用“一托二”的方式同时对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开展巡视。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对学校内部治理、学科建设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也让我在统筹协调、沟通协作等方面得到了锻炼。
统筹规划,“一托二”协同增效
由于“一托二”的特殊工作模式,我们需要同时关注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两个学院的工作。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实效, 巡视组在前期准备阶段就制定了详细的巡视计划, 将重点环节及时间节点逐一列出并明确责任分工。 在组长的统筹指导下, 巡视组分成两个小队同步开展工作,既确保各自任务的独立推进,又保持信息共享和方法互鉴。 这种工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巡视效率, 使材料整理更加清晰规范, 同时也促进了两队相互学习、共同提升。
关注特色,兼顾共性问题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在学院治理与学科建设上各具特色。 在巡视中,我们既关注每个学院的特色发展需求,也关注其在内部制度建设、风险防控等共性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而帮助学院从整体层面进行优化。
履职尽责,发挥联络枢纽作用
作为联络员,我的核心职责是确保巡视办、巡视组及被巡视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准确及时、工作衔接顺畅有序。 在巡视后期,我严格做好材料整理归档工作,确保巡视工作闭环管理。 这一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巡视工作无小事,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整体工作成效。
这次校内巡视工作经历,让我从一个新视角了解学院运行。“一托二”的工作模式,让我深刻体会到统筹安排、深入沟通的重要性。 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次沟通,都让我认识到要在责任与担当中不断磨砺自己,才能实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