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近日,“第十四届深基础工程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晓南、陈湘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卫东, 中国建筑业协会深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分会会长张晋勋等专家学者,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城市地下空间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 以及省市协会代表等 500 余人参加论坛。
开幕式上,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负责人介绍了学院在深基础工程领域理论研究、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工作。 他表示, 当前深基础工程领域还面临着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安全、 超深地下空间开发的技术突破、绿色低碳理念的实践路径、智能建造技术的深度融合等行业发展痛点。 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成为技术共识的孵化器、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人才共育的助推器。
论坛设有 7 个行业发展报告、1 场行业发展论坛、16 个大会报告以及 34 个分会场邀请报告,深度剖析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龚晓南、王卫东以及东南大学教授刘松玉、李霞,深圳大学教授包小华,郑州大学教授周同和,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研究所所长高文生分别作了行业发展报告, 深入探讨岩土工程技术新进展、 深基础工程研究与发展、 软土超大规模基坑工程技术创新与实践等前沿课题。
本次论坛围绕“创新智能 低碳数化”主题,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领域的院士、 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深基础工程行业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的发展路径, 共同推动水陆深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理论、技术、装备协同发展,引领水陆深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产业链转型升级, 为城市运维和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提供支撑。
(徐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