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导航
- 明荣知耻与学者的气节
摘要: 近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应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
- 十五门国家精品课程领跑本科教学
摘要: 本报讯2005年度全国高校精品课程评选近日揭晓。我校又有五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这五门课程及负责人分别是:建筑结构
- 韦钰院士荣获法国国家荣誉勋位团骑士勋章
摘要: 本报讯3月16日下午,法国驻北京大使馆内,受法国总统希拉克委托,法国驻华大使高毅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
- 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摘要: 本报讯3月23日上午,距我校九龙湖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竣工还有100天。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在九龙湖新校区建设指挥部
- 机关新任处级领导干部需到纪委挂职锻炼
摘要: 本报讯3月16日校党委10号文件印发了《东南大学机关新任处级领导干部到纪委监察处挂职锻炼的暂行办法》。《办法》开宗明
- 顾校长到浦口校区调研与同学座谈并提出四点希望
摘要: 本报讯3月21日,校长顾冠群院士到浦口校区调研指导工作。上午,校长助理、浦口校区管委会主任袁国秋、工委书记程明山以及
- 丁肇中教授领衔东大精英再探太空奥秘
摘要: 本报讯3月23日下午,我校在春晖堂举行新闻发布会,隆重祝贺东南大学AMS-C实验室正式建成运行。AMS-C实验室的重



明荣知耻与学者的气节
本报评论员
期次:第991期
近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应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祖国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深邃,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是非、善恶、美丑之间的界限,对我们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抵制什么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取向。恩格斯曾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对社会发展起引领作用的“大学人”,有其特殊的荣辱观。“大学人”的荣誉与耻辱与学术气节息息相关。
明荣知耻坚守学术气节是学者立身之本,学者的荣辱寄于学术气节。我校前哲、学衡派领袖人物刘伯明先生曾云“吾国古来学风最重节操,大师宿儒,其立身行已靡不措意于斯。所谓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最能形容其精神。”就是说,学者以忠于理想、忠于真理为荣。为人为学贵在挺立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人格。据传,北宋书学“苏黄米蔡”四大家的蔡襄本应为蔡京,然因蔡京为文人失节,故其书学不传。
明荣知耻、坚守学术气节是一种崇高的学术境界。北宋时代的哲学家张载曾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王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概括学者的学术使命、人生价值取向、社会关怀,千百年来备受儒家学者推崇。“横渠四句教”体现的“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学术境界和“八荣八耻”崇尚的爱国、亲民、科学、勤奋、团结、诚信、守法、自强,存在着精神的一致。一个明荣知耻的学者,必定会以道德驾驭学术,把学术终极关怀指向真理和人类的共同命运。
明荣知耻与坚守学术气节是最高贵的生命状态和精神品质。其内在精神是“独立之思想和自由的精神”。著名历史学(下转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