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07-05-3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顾冠群同志生平

    摘要:  (上接一版)科技进步奖4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2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8本。

  • 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在高校中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和压力,教职工队伍中

  • 六十年前的南京“五二○”运动

    摘要:  六十年前的5月20日,南京发生震惊全国的“五二○”运动,以中央大学学生为首的爱国学生掀起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 江苏纪念“五二○”学生运动60周年

    摘要:  本报讯5月20日,江苏省暨南京市在南京长江路文化街举行纪念“五二○”学生运动60周年暨“五二○”广场落成典礼。原江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十年前的南京“五二○”运动

   期次:第1030期   



  六十年前的5月20日,南京发生震惊全国的“五二○”运动,以中央大学学生为首的爱国学生掀起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高潮。本报特别刊出“五二○”运动的细节,铭记住那段历史。
  5月13日:通货膨胀中大学生罢课抗议
  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开始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国民政府发动内战不得人心。政府发行的法币急剧贬值,通货膨胀。仅几个月里,南京的物价就上涨了4.3倍,例如政府规定大学生每月的副食费为2.4万元,到1947年5月,这点副食费只够买二根半油条。5月10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学生伙食团在四牌楼校园内贴出布告:“每月两万四千元的副食费不能维持到月底,特召开桌长会议共商办法。”这张布告迅速点燃了学生的怒火,学生们张贴大字报、标语,要求增加副食费、改善师生待遇,当局则置之不理。于是,抗议浪潮迅速蔓延出校园,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文汇报》、《大公报》等进步报刊又及时予以报道,造成的影响更大。
  学生们的正当要求也得到了中大教授们的支持。学生经开会议定,自5月13日开始罢课,并向教育部、行政院请愿。金陵大学、国立剧专等高校纷纷响应。
  5月19日:沪、苏、杭请愿学生抵达南京
  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南京大学生的抗议活动就得到了北平、上海、汉口、杭州、天津等14个城市27所大专院校的声援和支持,接着,各地爱国学生纷纷将要求集中到反饥饿、反内战的目标上来。而这又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政治斗争目标。蒋介石十分恼怒,5月18日,蒋介石公开发表“整饬学风,维护法纪”的谈话,声称要“对学生采取断然措施。”同一天,国民党政府悍然发布《维持社会秩序临行办法》禁止学生游行,违者将严加惩罚,形势非常险恶。
  18日晚,几千军警分乘百余辆军用卡车,开进市区,加强警戒。还有二千武装宪兵加入紧急设卡布防,南京陷入了白色恐怖中。而学生们不愿在当局威胁下屈服,一致决定按原定的计划于20日举行游行示威。19日,上海、苏州、杭州近800请愿学生代表抵达南京,与南京学生会合,声势更是浩大,而危险也正逼近!
  5月20日:游行队伍血染南京街头
  1947年春,拥有4000多学生(多由重庆迁回)的中大尚未建立中共党支部。但已有一些党员,还有党的外围组织新青社秘密开展活动。中央大学学生的抗议活动开始后,中共上海局及时派来富有斗争经验的卫永青,与学生自治会会长朱成学(新青社员)、党员颜次青等紧密联系,形成领导核心。
  5月20日凌晨,京沪苏杭17所院校的6000余学生在中央大学操场(现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操场)集合,从成贤街中大西校门出发高举大旗抬着横幅标语前往国民政府示威抗议,受阻于珠江路、中山路交叉口,遭到大队军警的镇压阻拦。他们用狼牙棒、水龙头、铁棍子对付手无寸铁的学生,打得学生们头破血流。反动军警的暴行受到围观市民的愤怒斥责。游行队伍绕道肚带营北门桥,继续进发,口号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首都卫戍司令张耀明亲往现场指挥,命令几千军警宪兵封锁国府路(今长江路)西东两端,各沿街巷口也被封锁,双方对峙。鉴于学生已有几十人负伤,朱成学、颜次青等人为了避免学生再遭受重大伤亡,当机立断,决定停止前进。他们与张耀明、沈怡等国民党军政大员借路边六朝春茶楼举行谈判。在谈判中既坚持原则,要求政府严惩血案凶手、释放被捕同学、赔偿学生损失、撤除阻拦游行队伍的五道防线。同时又有一定的灵活性,表示在政府答应学生代表上述要求,军警宪兵部队后撤的条件下,游行队伍可以不到国民政府大门前示威。张耀明和沈怡等人紧急商量后,表示同意,谈判取得成功。
  6月2日:灵活支持“六二”反内战日
  5月20日,北平上万学生举行盛大游行后,回到北大广场集会,会上又通过一项提案:定于6月2日为全国反内战日,号召全国各城市一致行动,罢课罢教,罢工罢市,游行示威。国民党当局则决定在全国进行坚决镇压。北平地下学委认为这一决定存在错误,说服学生改变斗争方式。南京的部分学生团体起先也支持“六二”行动。卫永青及时传达了上海局的指示,做学生代表新青社负责人的思想工作,要求他们改变过激的斗争方式,保存力量。几乎与之同时,宪兵司令张镇中将的秘书罗历铮(已秘密加入中共)通过他在中大任历史教师的表兄李天济秘密约见中大新青社负责人马西帆,表示蒋介石已召集保密局长毛人凤、宪兵司令张镇、首都卫戍总司令张耀明等人开会,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对可能在6月2日全国范围开展的“反内战日”行动进行坚决镇压,军警可以在现场开枪。届时,还将实行严密的新闻封锁。
  在这等严酷的环境下,开展斗争是完全有必要讲策略,而不可不顾客观形势。南京学生在斗争中渐渐成熟,保存了力量。5月30日,毛泽东高度评价了这次学生运动。他指出:“学生运动是整个人民运动的一部分,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要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作者:王炳毅/来源:南京晨报新华报业网(本文略有删改)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