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导航
- 读《二十五史》
摘要: 大唐李百药,编撰《北齐书》。父书基础在,开端大义舒。高欢本鲜卑,汉制竟服膺。“不得欺汉儿,不得犯军令。”足成一东魏,
- 卜算子·咏梅
摘要:窗外数支梅,芳香满室间。踏)喜报冬来临,岂惧三九天?清幽自苦寒,不为明朝烦。花开总有花落日,翘首迎新年。
- 风之雅颂
摘要: 谨以此文献于“东南风”,并籍此慰藉随风逝去的大学青春——— 风,本无生命,幸有文人雅士催动生花妙笔,它就摇身一变,
- 春
摘要: 当大地出现绿意,当暖风吹拂面庞,我才意识到春天已来到。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小草浅浅的绿意渲染了浓浓的生气。春天的
- 六朝松下再抖擞
摘要: 3.13火灾发生后,曾经在动力搂四楼工作学习的几十名师生,被安排在老体育馆旁边的留学生楼工作学习。如今,行走在楼道里
- 东南风
摘要: 第297期



六朝松下再抖擞
———记留学生楼上的灾后重建生活蒋赟昱
期次:第1053期
3.13火灾发生后,曾经在动力搂四楼工作学习的几十名师生,被安排在老体育馆旁边的留学生楼工作学习。如今,行走在楼道里,从一楼到二楼,每一个照面、每一张脸孔、每一句问候都饱含着彼此间无尽的期望与鼓励。师生们就在这样默默地相互鼓励与支持之下,努力重建着我们的生活。
在原动力楼四楼工作和学习的全体师生是在3月17日一早被安置到留学生楼的一、二层的。接到临时办公地点安排的通知,大家立即赶往留学生楼,拿出一百二十分的干劲忙活了开来。摆放桌椅、打扫卫生、维修设备,没有一个人闲着,没有一个人偷懒———经历了三天无依无靠无所适从的茫然,我们终于有了栖身之所啊!在一个上午的忙活之后,大家更是欣喜地看到三十台崭新的电脑已然被运了过来分到大家手中,网络也在学院与信息中心的协调下于下午顺利地开通了。我们明白,从这一刻起,新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各方面的帮助都已陆续到位,现在我们必须从火灾的悲痛中振作起来,靠自己的双手重建自己的生活。
有了房间、有了电脑、有了网线,要开始工作却还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所有的资料、所有的参考书几乎都被烧光了,面对着一台什么都没有的新电脑,面对着新建的word文档不知道该往里写什么的时候,一些人的眼中已然隐见泪光了。大家开始绞尽脑汁、搜肠刮腹地去想找回数据的种种可能性。一时间,所有幸存的优盘、移动硬盘,同学、老师的电脑,网络邮箱都成了大家搜索资源的对象。随着一些有用的资源逐渐被发现,大家几天来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更加努力地去搜寻有用的信息。有限的电脑和网口资源始终被充分利用着,下载下来的重要软件通过优盘迅速地被传递到每一个需要的人手中。每个人在忙着梳理手边资料的同时,也都自觉地努力把网口、把电脑让给身边更需要这些资源的人使用。患难与共的真情在留学生楼一、二层曾经相识或不相识的师生间默默地传递着。
在受灾师生共同努力恢复资料,尽力减小火灾造成的资料损失的同时,学校、院系的领导、老师以及因为实验室地点不同而没有受到大火波及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也一直在不断支持着我们。为了给同学们解燃眉之急,学校迅速给受到重大损失的同学每人发放了500元的补助金;听说很多同学的证件、证书等在大火中烧毁,研究生院立即着手统计并安排补发事宜;看到大家房间里缺少卫生设施,学院很快给大家买来了扫帚、簸箕等用品;考虑到留学生楼的安全问题,学院研会的同学在管理员下班时间安排了轮流值班……只有抬起头来勇敢去面对,困难才会为我们所克服。现在,同学们都已逐渐从火灾的打击中振作起来,努力去重建自己的生活:电脑的硬盘渐渐被大家搜集的资料填充;原本空空的桌面上开始出现了新置的书本和文具;研一的同学上课之余开始忙着订购书本和补写作业;研二的同学又开始重新搜集材料准备着开题;论文和实验数据损失最严重的研三和博士师兄师姐们更是忙着投入了各种必需试验的准备中。大家已经逐渐开始熟悉留学生楼的办公环境,甚至有人因为留学生楼门口正对着的六朝松,而开始亲切地称这个临时办公地点为“六朝松实验室”。
是啊,这棵现在我们每天进出面对着的作为东南大学象征之一的六朝古松给了我们多少的激励!它经历六朝风雨,电闪雷鸣之下几经磨难而不毁,我们又岂能只因一场大火而失了斗志?虽然火灾造成的损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补救的,但我们已经振作起来。不久的将来,曾经的动力系,如今的能环学院,必会重现之前的辉煌!
谨以此文献给在火灾后向我们伸出援手的学院内外师生和关注我们的海内外校友!
(作者为能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