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导航
- 雷颐先生深度剖析清王朝的覆亡
摘要: 本报讯4月15日晚,应东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的邀请,著名文化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雷颐先生做客人文大讲
- 扬子晚报首席摄影记者宋峤来我校做专题讲座
摘要: 本报讯4月17日晚,著名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扬子晚报首席摄影记者宋峤来到我校九龙湖校区,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
- 从塑料到光电
摘要: 4月10日下午,研究生学科进展类讲座(物理)在九龙湖校区纪忠楼YF101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
- 练就心如止水方得业如波澜
摘要: 不久前,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罗国清博士获得全国百篇优博论文奖。为此,我们采访了优博论文的指导老师、信息科学与工程



从塑料到光电
———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帅志刚教授精彩演讲
期次:第1118期
4月10日下午,研究生学科进展类讲座(物理)在九龙湖校区纪忠楼YF101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科技部“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化学系帅志刚教授做题为“从塑料到光电—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报告。
有机高分子是传统的绝缘塑料材料,但是1979年,科学家发现,通过掺杂,共轭有机高分子可以成为与铜相当的导体,从而为物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元激发包括孤子、极化子、双极化子的1维模型,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的理论探索及其在有机发光/显示、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有机半导体器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帅志刚教授发展了理论化学物理的电子结构和动力学理论,并应用于研究有机光电材料的电子过程,特别是在电荷复合动力学研究中发现高分子电致发光的内量子效率可以超过25%的自旋统计极限,推动了该领域的实验研究,受到国际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提出了预测有机光电器件载流子迁移率的计算方案;发展了分子激发态衰变过程理论,适用于基态与激发态具有不同的抛物面,在定量预测分子发光效率方面迈出了一大步,解释了奇异的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发展了关联电子非线性响应的修正矢量方法,被应用于有机光子材料设计。帅志刚教授就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在上述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最新进展及自己的研究工作做了精彩、生动的讲解。报告结束后,许多同学踊跃与帅志刚教授进行了互动和交流。(马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