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学院过去二十多年一直以二级学科为基本管理单位,在同一平台上开展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这种以二级学科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对学院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连续两轮学科评估排名全国第一,入选首批一流学科建设序列。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各高校均在积极探索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模式改革,构建并完善现代大学学院管理制度,推动学科更快更好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智能网联、智能建造、生态建设等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站在新的起点上,交通学院需要秉持“居安思危、勇于创新”的发展理念,为长远发展谋篇布局,为更新更高目标而努力。
鉴于此,学院拟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学校综合改革为契机,对原有学科布局和以“学科+系所”为核心的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旨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推动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为每位老师提供事业发展的空间。主要包括:
(1)凝练和拓展学科方向布局,建立学科方向带头人制度。重点负责交通学院学科群的整体战略布局,宏观把控发展方向。
(2)建立“系+科研团队(中心)”为核心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鼓励并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系主任,以系为人才培养基本管理单位,重点推动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教学平台基地建设,以及各项科研、教学重点任务的推进。
(3)建立跨学科的新型科研团队(中心)。发挥团队教师合力,承担高层次科研项目、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与教学成果、引导青年教师快速发展。
(4)建立以“系-科研团队”为核心的考核制度和资源配置制度(人事、研究生名额分配、年终绩效、学科建设经费等)。高效支撑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作者为交通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