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0-11-1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希望这部书能把王步高老师对诗词的热爱留在人间

   期次:第1438期   作者:白朝晖

王步高老师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工作的热情。东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年轻老师,几乎都参加过王老师的课程教研组,大家经常感慨:“看到王老师超常的工作量,我们都不好意思说累了!”王老师退休后,依然领导着东大《大学语文》和《唐宋诗词鉴赏》等国家级精品课的建设,同时在清华大学任教。有一次,在东大四牌楼校区,三个小时的研讨之后,大家来到六朝松下休息,有几个东大的本科生认出了王老师就是校歌作者,兴奋地与王老师攀谈,王老师跟同学聊校史、聊诗词、唱校歌,四十分钟过去了,依然兴致盎然。王老师的诗词课程在清华大学也是热门课,我们开玩笑说,王老师到哪里都能圈粉无数。

谁能想到,身体里像有一台永动机在运转的王老师,生命会因病魔戛然而止。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为王老师撰的挽联,高度概括了王老师的功业:

树蕙江南,滋兰冀北,教席设双城,薪火长传千载业。唐声豪壮,宋韵清和,校歌谱一曲,萧韶永振六朝松。

王步高老师热爱诗词、热爱教学,这部《诗词格律与写作》是他诗词研究和教学的结晶。王老师已经撰写了初稿,可惜突然而至的疾病使他无法最终完稿。因为想为王老师了却这桩心愿,也因为东南大学有关领导和王老师家属对我的信任,我接受了整理这部书的任务。主要的整理工作包括:

1.核对引用文献的原文并注明出处。原稿中古代诗话词话是标明了书名和卷数的,其他部分都要核实是否属于引用并注明出处。虽然经过几轮详细地检索和校对,但不排除还有较隐蔽的引用没有发现。如有遗漏,责任在我。

2.连缀文意,补写部分内容。原稿有些章节形式上还像是资料的积累,需要把这些资料连缀成文。还有些章节列出了小标题,内容还未充实,需要予以补足,这部分主要集中在第二、三章和第十二、十三章。

3.编定纲目,理清结构层级。每一章的标题基本上是王老师拟定的,章之下的二级、三级标题是整理过程中提炼并使之整齐化的。

4.删减部分资料和学生习作。原稿的作品、诗话词话点评是以求全为原则的,篇幅达到约40万字,整理时在同类资料里精选最有代表性的,以达到删减篇幅但不损伤内容的效果。学生习作也是如此,在反复斟酌之后,删减了约三分之一的作品。

王老师先后在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开设“诗词格律与写作”课程,深得学生爱戴。他还保留了同学的习作,予以分类点评,这份精心、细心,着实让人感动。本书中习作的作者基本都已毕业,无法一一联系并核实原作。如果同学有缘在书中发现自己的作品,或许会勾起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并感念与王老师“奇文共欣赏”的师生情谊。

王老师离开我们三年了,斯人已去,希望这部书能把王老师对诗词的热爱留在人间。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