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0-11-1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雨兼程邯郸路尹文

   期次:第1438期   






大运河邯郸段是中国古代运河的肇始地之一,运河流经魏县、大名、管陶、邱县,东汉时期称白沟,隋唐时期称永济渠、御水、淇水,明清时称卫河,今称卫运河,或漳卫运河。邯郸在春秋时先属于卫国,后归于晋国,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于邯郸,为赵国都城长达158年。秦灭赵以后置邯郸郡。赵文化以胡服骑射为代表,孕育了荀子、公孙龙等学术大师。“围魏救赵”“完璧归赵”“邯郸一梦”“负荆请罪”“邯郸学步”“将相和”等成语中皆出于邯郸,有中国成语之乡的美称。历史上出现了赵武灵王、廉颇、蔺相如、赵奢、魏征等著名人物。

2019年8月11日,我由山东济宁乘长途汽车,过聊城到邯郸,开始京杭大运河河北段的写生。由于台风影响,一路风雨交加,车开得很慢,随时有上下客,中午由于大雨,无法吃饭,下午4点到邯郸后,在车站就近找了旅社,倒头便睡,好一个邯郸梦。第二天一早,冒着细雨,背上画具打的到丛台写生。

画好丛台以后,天已转晴,风还是很大。随即赶到大名县的班车,下午到达大名县城,看到大名县古城墙已经修复,还有周恩来总理的题词,古城里的百年老教堂,历经邢台大地震而不倒,堪称奇迹。在打摩的去画大名府故城五礼记碑途中,帽子被台风吹去。五礼碑是京杭大运河重要文物,也是我选择到大名写生的主要对象,但是两次专程去画五礼碑,都遭到拒绝,门卫坚决不让画,不允许拍照。古代五礼碑已经被仿宋新建筑覆盖,难以窥探全貌。

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邯郸,经邢台、衡水到沧州。沧州车站在郊外,转乘公交车到市区,看到京杭大运河穿沧州城而过,倍感亲切,冒着酷暑一口气画了沧州运河大桥,画了沧州的铁狮子广场,基本完成了沧州运河段写生作业,然后背着画具乘火车,一路站票到达天津,然后再转廊坊,继续河北段的运河写生。

廊坊有“京津走廊明珠”之誉。由于运河处于城郊,便乘农用三卡前往,一路颠簸,赶到青龙湾廊坊缓冲区土门楼闸、中营大桥段写生。此段道路正在施工,交通限行,非常不好走,开三卡的师傅一路问道,走走问问,绕道来到了运河堤上,但是桥梁危险,机动车不允许通过,左右看看时间紧迫,勉强画了两幅写生。中午烈日当头,依旧原路返回廊坊城区,在路边小店请辛苦了半天的农用三卡车师傅共进午餐,然后转公交车到廊坊火车站。

买了火车票,是下午4点火车,于是抓紧时间在火车站画廊坊广场风光,作画时,突然觉得眼睛很不舒服,定神一看,旁观我写生的人在抽香烟,手上的烟头正对着我熏,赶快调整角度,避开烟熏,继续写生,以慰运河河北段之行的初衷。河北运河段孤身一人在炎热的夏天写生,台风、暴雨、交通不便,没有校友接应,处处感到不便,到山东运河段一定要请校友、画友帮忙作向导。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