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1-10-3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图片新闻

    摘要:李骏扬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领誓

  • 图片新闻

    摘要:李骏扬自动化学院教师,工学博士,副教授,国家级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在不久前结束的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

  • 三尺讲台———记我的教学成长与创新之路

    摘要:“给你3年时间把课上好”。这是十几年前我刚工作的时候,教学院长对我说的话。 我是一个普通的大学老师。在东南大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尺讲台———记我的教学成长与创新之路

   期次:第1463期   作者:自动化学院 李骏扬


“给你 3 年时间把课上好”。 这是十几年前我刚工作的时候, 教学院长对我说的话。

 

我是一个普通的大学老师。 在东南大学讲了 19 年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我喜欢梵高的一句话: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在于努力、失望,和坚持不懈。

 

教学就是这样,你可能会遇到挫折,遇到质疑, 最艰难的往往是不知道这样的努力是否值得,而唯有抛开得失,一心向前。而教学最大的乐趣, 是看到学生收获时喜悦的笑容。

 

学习时代

 

我学习编程, 是从高中的一台 8 位小霸王学习机开始的。 没有硬盘、没有软驱,我所有写的程序都会在关机后清空, 所以我就拿了一个小本子, 将所有的程序全部记下来。

 

我会花 2 个多小时编写 “超级玛丽”,然后再玩 15 分钟,这一个下午就非常开心了。 连代码加存储,一共 4030 个字节,我试图把根号 2 向后开方到 200 位小数, 一开始要运行数个小时, 后来加速到 45 分钟。艰苦简陋的环境是对自己算法精进的最好锻炼,相比之下,现在学生们所使用的调试环境实在是如头等舱一般的舒适。

 

大二到大三的时候, 我也学着其他同学去勤工俭学。 记得那年暑假,我从珠江路的一头跑到另一头,整整一个礼拜,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终于,周五的下午,在一个小公司的小格子间, 我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项目, 而回报是一笔能支撑我一个学年学费的“巨款”。

 

工作之初

 

工作之后, 我就开始讲授计算机语言课程。 我学着以前的数学老师那样,从黑板的左上角写到右下角,然后,就被学生提意见了,然后,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我觉得我上课已经很卖力了,但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渐渐发现,我的“卖力”不过是“尽力”,却不“尽心”。 所谓“尽心”,就是不能以劳苦替代功高,而是要能够承认并寻找教学中的缺陷,透过那些“意见”的表象去发现教学中问题的本质,并用心去改变。

 

所以,我在教学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问题的本质又在哪里? 我首先改变了一些教学的策略,加强了语言的表达,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但这些都只是表面,而寻找问题的根本,花了我很长的时间。

 

刨根问底

 

教师在教学中, 一定要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 而不是把全部的时间扑在日常性事务中。

 

那时候,我住在四牌楼。 早上开车去九龙湖的半个多小时里,我一开始在想:今天的 90 分钟,除了课本上的东西,还能给学生讲些什么? 后来慢慢在想,学生们凭什么要来听我唠唠叨叨这 90 分钟,以至于比去图书馆上自习, 甚至比在宿舍睡大觉更有价值呢? 再后来,我开始对自己刨根问底,我干吗要开这门课程? 这门课程对学生到底有什么用?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个空洞的问题。但是我却觉得只有回答得了这样根本性的问题,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有立足点,让教学有方向。

 

在我们合作的企业中,有军工单位,有工业企业。 这些项目大多是难啃的骨头,程序设计在其中显然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一次去工厂的路上,我突然意识到,现在我将要去现场实施的工作, 不就是学生未来要面对的挑战吗?

 

所以,我讲授的这一门课程,就是要支撑学生未来的发展。 计算机语言的教学,不可拘泥于琐碎, 而是要让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面对挑战的勇气,克服困难的决心!

 

原来,我的问题就在于: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教学,总是在想怎么教,却没去想学生是怎么学的。 关注学生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根本。

 

迈出第一步

 

如何让课程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而在这门课程中,学以致用是最好的突破口,写出程序来才是硬道理。 教学改革在心中逐步酝酿, 只是这是一门全校性的课程,船大难掉头。

 

转机出现在 2011 年,在学院院长的带领下,我们做出了一个正确、大胆,而今天我个人看来又有一点点遗憾的决定, 就是从整个学校的计算机语言平台课中独立了出来, 在自动化学院独立开设程序设计课程,开始了我们勇敢且谨慎的前行。

 

我们在国内外高校同类型课程调研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经验,调整指挥棒。 期末考试由原来的 90%直降到 50%以下, 平时成绩中大比例融入了项目教学。 由于当时平时成绩有不得高于 20%的限制, 我们打了报告, 据说教务处为此还修改了系统中对平时成绩的比例限定。

 

2011 年的深秋,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真的是让我意想不到。我原本只是想让学生们完成黑底白字的命令行绘图, 当有一个小组自己搞定了窗体绘图, 一周后 11 个小组中 10 个小组都完成了这个跨越, 利用计算机程序完成了非常美丽的分形绘图。 最后,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惊艳。

 

我突然发现这种具有开放性目标,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探索的挑战式项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更能够让他们现在就开始在项目中体验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过程。 提出目标,积极鼓励,学生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出色。这给予了我巨大的信心和动力,使得项目教学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改进,再改进

 

项目教学并不是完美的,比如项目小组中总有人 “打酱油”,而破解的方法之一却得来偶然。

 

一次,在项目自由分组之后,三位学生耷拉着脸来找我,说他们仨成绩不好,又找不到“大神”,该怎么办? 我说:“我算不算‘大神’? ”学生们眼前一亮,我继续说:“我可以加入你们, 但是我不会帮助你们写代码,我的任务是给你们制定规划。 ”就这样,一个特殊的四人小组成立了。 我给每一位成员制订逐步递进的阶段性计划, 并且让他们的工作都能够整合到一起, 最后验收的时候,这一组不算是最好的项目,但也说得过去。 他们在自己的项目小结中写道:“幸亏老师把我们三个人放在了一起,如果我们组真的有‘大神’,我们可能什么都不做了, 至少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有非常大的收获。 ”

 

后来我们还试图采用了 PEP“专家”分组来加强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感,采用 R-A 模型来构建课程案例, 采用一张纸的课程地图来让学生理解课程体系。

 

渐渐地, 我发现课程的设计也如同工程的设计,没有哪一个方案是完美的,只有不断地改进,才能做得更好。 是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而要到“得法”的境界,我想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录制了很多次的慕课

 

2016 年,似乎有点蹭热度,想拍一下我们课程的慕课。 当时也不知道慕课是什么样的东西, 也不知道做完之后能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反正就找了个教室开拍。拍了一半就感觉不对,虽然讲课没有问题,但是总是觉得缺少一种与学生的交流, 于是就停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觉得似乎能克服这个障碍了,然后重新再拍,但是依然不是那种感觉,细想来,那种罗列式的讲解似乎让课程缺少了“灵魂”。

 

所以,就算是隔着屏幕,我也想通过我的眼神、动作,形成一种与屏幕前的学生交流的态势。一个故事可以引发与观众的共鸣,一个停顿可以引发听者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而是要讲出来龙去脉,在案例中给学生挖坑,引起认知冲突,并且尽可能地将程序运行的过程与内存变化, 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后来我把“来龙去脉、认知冲突,和原理可视化”总结为理工科学习的“三大法宝”。

 

那时候, 我总是处处留意着可以拍慕课的地方。 家门口小区的地砖格子可以模拟程序的运行, 一个自上而下的台阶可以展现程序的顺序, 工厂的一排货架则可以用来解释程序的存储单元。 这么多元化元素的融入,使得慕课只能自己拍,自己剪,自己做动画。 就这样,陆陆续续制作了两年才上线, 妥妥地错过了两次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申报, 以至于这门课程正式上线的时候, 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太多的同类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并不再支持类似课程的申报。

 

不过回想起来,这都不算什么,因为真正激励我的是学生在观看慕课时的一条留言:“感觉像是脑子中出现了一道闪电,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

 

错过了,有时候并非不是一种幸运

 

2018 年开始,依托慕课,我们开始了混合式教学的改革。2019 年夏天,第三轮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申报启动, 虽然在校级竞争中落败,却在当年年底,有幸迎来了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申报,这一次,我不再错过。

 

很有幸,我的课程被学校选中,能够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 一流课程对申报材料的要求很高,尤其是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看完申报书模板和附件材料要求, 我就深刻领会到, 这就是要呈现一个真真实实的课堂,从课程目标到内容资源,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录,从评价方案到教学成效,无不相互印证,并形成闭环。

 

因此, 日常扎扎实实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丰富的积累,准备材料才能得心应手。 我每次上课都拖着一箱子的器材到课堂,请助教在后面架上摄像机,拍摄每一次真实课堂的影像资料。 我自己在校园内取景,拍摄 10 分钟的说课视频。 其余的事情,就是细致的文案工作了,在办公室没日没夜地干了一周,申报材料见到雏形。

 

2020 年 1 月的某个早晨, 材料终于提交,走出办公室,只听得鸟儿在空中欢快地鸣唱。

 

此后,短暂的寒假还未尽兴,疫情就开始了。 春暖花开,我们迎来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 而之前所有的努力,一下子有了真正的意义。 慕课碎片化学习、线上大班讲授、小班研讨的组合拳, 使得这个学期的线上教学顺利展开。

 

2020 年底, 参加了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选拔,有幸进入江苏省的比赛。 省赛248 支队伍参赛, 而只有 9 张国赛入场券。由于三位团队老师(王玉荣、龙寰、祝雪芬)非常给力的支撑,2021 年初,我们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挺进首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整个备赛长达一个学期,文案写了数十稿。 其间,学校各部门,以及校内外专家鼎力支持。

 

7 月 20 日晚,提交最后一份材料,南京再次传出疫情,答辩被迫转为线上进行。 本以为线上答辩对效果是有影响的, 而事实再一次证明,功夫在平时,只要有充分的准备,这些影响都是可以忽略的。

 

从答辩现场的设备布置, 到网络信号的检查, 我和团队的小伙伴们每天都进行远程连线测试, 甚至借用四牌楼的老教室来模拟答辩现场投影的效果,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7 月 29 日上午,我全组最后一个答辩,也是全组仅有的两个线上答辩之一。 最终力压群雄,获得一等奖,以及两项单项奖。

 

回归

 

终于,在新的学期,我可以回归到原本的教学当中,去面对更多的挑战。 教学中,我们还有很多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宏观与微观并不代表重要性,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就是值得研究的。

 

少年强,则国强。 科技强国,首先是教育强国。 在这样一个时代,课程所肩负的,不仅仅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自主创新意识的提高,更是为了塑造未来十到二十年,能够扛起共和国建设重任的那一代人。 通过我们小小的努力,赋予他们一些面对挑战的勇气,克服困难的决心,以及不拘小节, 执着追求, 谱写生命华丽篇章的气质。

 

但是再宏大的理想, 都是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不负韶华,无问西东。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