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2-05-22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军人才培养之路厚基础重交叉强实践促交流---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十年综述

   期次:第1477期   

本科生赴德国亚琛工大进行交流

学院近五年出版的代表性教材


2009年、2018年分别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仪器学科领军人才为目标,面向仪器学科科技发展前沿,依托机电综合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电综合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建立了科教融合、产学研结合、校企联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国防和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仪器方向专业人才,本、硕、博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9%。

 

专业与学科概况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建于1960年,原名陀螺仪及自动驾驶仪专业,是国内最早设立的八家仪器类专业之一。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全国的领头羊,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2020年学院首批获准(全国仅四家)设立“智能感知工程”新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现建有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为A-,全国排名并列第四,2019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八。

 

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

 

学院组建了一支高水准教研结合的教学团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系列课程”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该团队于2016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022年“遥操作机器人技术”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宋爱国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以及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祝雪芬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学院教学团队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1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0人,入选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12人,获省级以上课外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12人次。

 

此外,一批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性组织担任重要职务: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一级学会常务理事/理事、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载人登月重大专项专家组专家、中央军委科技委领域专家等共16人。

 

课程教材资源开发

 

学院建有一批在国内外有很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优质课程和高水平教材。“传感器技术”“检测技术”获批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微机系统及接口”“信息通信网络概论”入选江苏省“十三五”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传感器技术”入选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021年,4门课程获得江苏省首批一流课程认定。2020年,疫情期间入选教育部首批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全英文课程1门。本专业出版了一批在国内外本领域影响较大的教材,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5本、国家级精品教材1本、“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1本、江苏省 “十三五”重点建设教材2本、立项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1本,出版全英文教材1本、《机器人技术丛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学院依托本学科四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成10个模块化、开放式、探究性实验实践平台;集成大类学科优势,建成跨学科机电综合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集成本学科在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领域技术成果,牵头建成首批国家级机电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集成国际500强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建成14家校企联合实践基地、2个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集成本学科在远程测控、传感器和卫星导航技术等优势,改造升级原有精密机械设计、测控技术与网络、传感器与检测等6个实验实践平台,增加了虚拟化、远程化等新内容,并开发一批虚拟仿真实验交互设备;集成微传感器、人机交互机器人、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新增MEMS仪器、机器人技术、虚拟仪器与仿真、物联网技术4个实验实践平台,使新建课程、研讨课程、课外研学和学科竞赛有了新载体。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2016年顺利通过验收。

 

教 育 教 学 研 究 与 改 革

 

学院长期坚持“以本为本”,持续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反哺人才培养,并注重结合新形势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2017年“构建立体开放、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提升测控专业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构建科教融合、虚实结合、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前沿引领、创新支撑、协同育人———测控技术与仪器一流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获江 苏 省 教 学 成 果 二 等 奖 。

 

2017年立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项目1项,2018年立项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新工科建设教改项目2项,2019年立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项目1项,2021年立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项目1项,发表高水平教学研究论文17篇。

 

国际化人才培养

 

学院实施海外名家“请进来”、国内师生“走出去”的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中的国际化交流。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8所世界一流高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2019年专业本科生出国交流率达40%,其中三个月及以上达10%以上。2020年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建立校级合作并签订协议,围绕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等领域全面合作。2022年,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部(NUSfacultyofscience)共同建设3+2联合培养项目并签署协议。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高校为重要平台积极推进教师互派培训、学生互换,扩大了本专业的国际影响力。

 

近三年内主办国际会议3次,其中第二届人工智能时代的感知、测量与数据分析国际会议(ICSMD2021)参会人数达160人、第七届生物工程与技术国际会议(ICBEB2018)会议参会人数达120人,参会学者覆盖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近三年内,学院师生参加国际会议达90人次,包括机器人(IROS,ICRA)、传感器(Sensors)、虚拟现实(VR)、计算心脏学(CinC)、导航定位(IONGNSS+)等领域内重要会议,到访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诸多国家。尤其是本专业本科学生赴境外参加第46届世界计算心脏学大会(CINC2019)、第十三届国际信息、生产与技术合作研讨会(ISIPS2019)等国际会议并进行会议报告,展示并宣传了本专业教学成果,取得了关注和良好的评价。  (供稿人:祝雪芬)

(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