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2-09-1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案例二:转发内部材料被调查?工作秘密严禁泄露

    摘要:工作秘密是指机关、单位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或者获取的,不属于国家秘密,但泄露后会妨碍机关、单位正常履行职能或者对国家安全

  • 案例一:涉密人员上岗应严格审查

    摘要:涉密人员既是保密管理的主体,也是保密管理的重要对象,做好涉密人员管理是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关键。涉密人员上岗审查即任前审查

  • 图片新闻

    摘要:保密提醒(一)

  • 图片新闻

    摘要:编者按:保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工作,保密战线历来是必争、必守、必保之重地。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保密工作

  • 李瑞清故里的规划和建设(一)

    摘要:李瑞清照片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的李瑞清墓李瑞清故居:四进士屋编者按:2008年以来,本文作者及其团队先后两次应江西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瑞清故里的规划和建设(一)

   期次:第1483期   作者:喻学才

李瑞清照片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的李瑞清墓

李瑞清故居:四进士屋

编者按:2008年以来,本文作者及其团队先后两次应江西进贤县温圳镇杨溪李家村委会邀请,为两江师范学堂总监督李瑞清“老校长”故里———杨溪李家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两个规划的成功编制和国家专项经费的成功申请,对杨溪李家的建设和旅游开发做出了贡献。这篇文章系统回顾了两个规划编制的前后经过。

 

李瑞清生平简述

 

李瑞清 (1867—1920年),字仲霖,号雨农,一号梅痴。清朝灭亡,李瑞清自号清道人,到上海卖字。他是江西临川温家圳杨溪李家(1969年区划调整,温圳被划入江西进贤县。今以进贤县温圳镇为其籍贯)人。李瑞清出生于一个有七百年历史的世代书香家族。父亲李必昌,系晚清湖南官员,与陈宝琛家族(陈寅恪)是世交。江西人喜欢以特征地名加姓氏这样来做地名,如沙河晏家(文港镇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湖头李家 (南昌市前市长李豆罗的老家)。杨溪李家全名为伍杨溪李家村。因南宋始祖李松江以五根杨柳枝插地全活而卜居此地。

 

李瑞清1893年中举,1895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1905年分发江苏候补道。署江宁提学使,出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即校长。1906年正式上任。两江师范学堂蒸蒸日上的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不能正常办学,李瑞清这时还被上司委任为江苏布政使(相当今天的省长)。他将国库存银如数移交给新政权后,又将自己使用的车马变卖,帮助困窘中失学的两江师范学堂学生回家。自己则易名清道人,到上海卖字为生。1920年卒,弟子胡小石等料理丧事,葬南京牛首山。

 

2009年6月10日下午,东南大学校友总会热情接待了家住武汉的李瑞清五世族孙湖北电视台制片人李显武一行。东南大学旅游规划研究所喻学才所长及其研究生申健健、隋芹芹全程陪同其到牛首山扫墓。考察发现:李瑞清墓周围杂草丛生,民国年间李瑞清的弟子们所栽植的300多棵梅花树已经一棵不剩。所幸墓园碑石完整。南京地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都是两江师范学堂的衍生院校,大家认为应该加强这份重要的教育遗产的保护工作。

 

两江师范学堂 1914年易名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再后就是1921年改建国立东南大学。李瑞清除了前述学问、人品令世人景仰外,他身处科举制度废除、学校教育肇始的历史转折时期,既是实施了一千余年的科举制度终结时期最后的进士代表,又是新型的大学教育的第一批校长代表。顺便说一句,他的叔祖父李联琇在清咸丰年间担任过国子监祭酒。他们祖孙二人一个代表科举教育实施的时代,一个代表科举制度终结和学校教育肇始的开创时代。杨溪李家这个古村落保护规划建设的意义,应该这样定位。否则就低估了这块诞生过李联琇、李瑞清祖孙两大名人的村落之历史意义。

 

杨溪李家是李瑞清故里的村名。杨溪李家全称为伍杨溪李家。《六修杨溪李氏族谱》记载七百年前南宋朝的大军仓 (一种管理军用仓库的官员)李松江回乡经过这里,看中了这块地方。曾经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分别插了五根杨树枝。后来经过,见都成活。因此,决定在此地建设家园。这就是伍杨溪李家的来历。李松江就是杨溪李家的始迁祖。村口牌坊上刻有对联:“地无旁姓根蟠李,村有先人手种杨”。说的就是这个家族传说。

 

这副对联是李瑞清的叔祖父,清咸丰朝的进士,国子祭酒所撰。牌坊另一面刻有李瑞清为故里所书的对联“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

 

杨溪李家至今没有杂姓。全村人都姓李。村庄现有二百来户,一千多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民风,例如村里走路,晚辈遇见长辈,无论路宽路窄,晚辈必须站在路边等待长辈走过再走,新媳妇嫁到杨溪李家。第一个春节必须在丈夫陪同下,带着垫子,到所有长辈家门口磕头拜年等等。

 

李瑞清故里历史现状概述

 

李瑞清故里杨溪李家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古老村庄。村庄周围为水面所包围。湖边有堤,堤植杨柳。村人进出,包括日常耕作,都是借助水上的船只往返。1960年代,政府强调以粮为纲。靠近村口一带的水面被开垦成农田和道路。半个世纪以来也盖了不少村民的住房。对原生环境毫无疑问是一个破坏。

 

李瑞清故里杨溪李家的旅游资源,从村口往里数,依次有村口古凉亭、村口牌坊,风水桥。四进士屋(李联琇、李瑞清故居)、李氏家庙,大夫第,李世璋旧居,云江书屋,文昌庵,关帝庙,东素房祠、西松房祠等。2007年8月,我们应邀为该村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首次造访该村,所见村口道路两侧民房如织,四进士屋、李氏家庙都破败不堪。我当时看了很难过,写了一篇名为《救救李瑞清故居》的博文,《东南大学报》2010年发表时我将其改为 《李瑞清故里行》。  (未完待续)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