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2-11-1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百年党史红色行至善延安东南声

    摘要:日前,凭借丰富创新的实践活动和别出心裁的答辩汇报,延安至善团实践团队在2022年东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评选中荣获“双十佳”

  • 永远热爱,永远热泪盈眶

    摘要:如果有一份热爱,那请一定坚定不移地守护它。———题记 “我志愿成为一名东南大学百廿校庆志愿者,尽己所能,协同合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党史红色行至善延安东南声

———记至善实践团的延安之行

   期次:第1488期   作者:徐佳慧 任佳欣



日前,凭借丰富创新的实践活动和别出心裁的答辩汇报,延安至善团实践团队在2022年东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评选中荣获“双十佳”:团队获评“十佳团队”,团队成员刘依笑获评“十佳个人”。虽然活动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但团队成员依然记得难忘的延安之行。

 

今年暑假,东南大学延安至善实践团在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立项。团队的十一名成员分别来自九个不同的学院,在为期九天的延安行中,他们融入当地人民,探寻红色资源,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新媒体资源,积极输出优质深度的文化产品,获得了群众和媒体的一致好评,锐意发声东大的新时代赞歌,完成了“向下扎根,向上创新”的优质实践。

 

 

团队成员积极响应 “大学生三下乡”的号召,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与乡村振兴企业取得提前联系,计划以多彩多样的文化成果来彰显此次活动的人文特色和地域风情,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思考,发出独属东大的新声。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2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出征仪式在延安宝塔山会师广场举行。为了更加深入地体验前辈们的峥嵘岁月,至善团选择了用脚步丈量革命征途的筚路蓝缕。团员们步行参观枣园旧居,采访旧址民兵,亲临现场追忆张思德同志的英雄事迹;探访梁家河,感悟知青艰苦奋斗开创新天地的不易,重思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深入延安革命纪念馆,走访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团队在街头走访时曾遇一老人坐在延安街头,奏响小号,其声铿然,如钟鸣磬,娓娓叙出这人间的沧桑正道。一曲终了,掌声四起,而老人却显得平静,神态凝重与一般的街头艺人不同。被问及为何要吹小号,“因为要挺直腰杆”。一语一出,延安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践行革命精神的形象便煊然纸上,光芒万丈。其实这位老人正是享有“延安泥塑王”盛名的王文海老人,曾与妻子一道将心中的热爱雕刻在手中的一块块黄泥上,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展现了毛泽东主席等早期领导人的精神风貌,也将泥塑作为延安名片呈递给全世界,收获了好评。

 

 

延安当地除了利用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还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发展乡村振兴,共创美好未来。至善团赴南泥湾镇马坊村开展“思想学习+乡村振兴+产业调研”的自助实践活动,实地感悟 “南泥湾精神”的时代化新表达,了解红色产业对当地村民生活的影响。

 

通过走访华润希望小镇,与产业经理进行交流提问,至善团进一步感悟了在党的领导下,知名企业积极参与,当地村民勤劳致富三位一体的局面下呈现的乡村振兴的美好生活。小镇内建有希望农庄、香菇面馆、1938精酿坊等场所,并配套了完善的公共设施。在参观过程中,至善团了解了自动化配置下现代农业操作的便捷性,以及直播带货对于当地优质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工带农、以城振村”,实践团成员通过目睹电子信息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应用,对自己日后的研究和职业的方向有了更多思考。

 

 

本次至善团的一大亮点就是采用图像、音频和视频多维度结合的形式记录生活里的闪光点,利用新媒体力量及时向外界推送本次活动的最新消息。为了贯彻落实“新媒体视域下延安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推广”的实践课题,实践团推出了一篇东大专属微党课、一篇重新填词MV、一套文创产品、一条记录生活的Vlog以及若干公众号的优质文章推送。

 

“初晖琳琅相遥望,飞鸟相与还;茹古涵今的梦里,长征月色寒。”歌声自宝塔山下悠扬响起。婉转的曲调、清丽的词句。实践团成员创作拍摄了重新填词MV《延安意·至善情》。妙笔生花、金喉传唱,展现了这一路的延安换新貌,鱼水情。

 

一套文创产品———清凉的绿色折扇为炎热的黄土高原送去一丝来自江南金陵的清凉。至善团成员九天来在延安大街小巷奔波的足迹就像一股青春之风。青春就是这样,奔跑不止而道路恒长。

 

至善团输出的精品内容,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共有36家媒体平台,54次媒体报道,其中包括13篇国家级媒体报道,41篇省市县级媒体报道,累计阅读量超300000次。

 

至善团成员返校后将答辩现场打造为《信中国》读信现场,将这九天来的点滴成果写成书信,纸短情长、红心不灭。团队还受邀参加第二期“青春告白祖国”社会实践分享会,配合校团委实践部工作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社会实践公开课,为后续团队实践活动的力度和广度提供了借鉴。

i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