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2-12-1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我们为有这么一位教育家和科学家的爷爷而骄傲

    摘要:  今年7月30日,熊庆来先生铜像揭幕典礼上,熊庆来孙女熊有瑾女士向我校捐赠了熊庆来先生早年求学的一批珍贵档案资料我是熊

  • 回忆迪之

    摘要:  熊庆来去世后,他的学生仍十分关心熊庆来夫人。1983年10月2日,严济慈(右一)、华罗庚(左一)前往中关村住所看望熊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为有这么一位教育家和科学家的爷爷而骄傲

   期次:第1492期   作者:熊有瑾

  今年7月30日,熊庆来先生铜像揭幕典礼上,熊庆来孙女熊有瑾女士向我校捐赠了熊庆来先生早年求学的一批珍贵档案资料

我是熊庆来爷爷长子熊秉信的三女儿。我的爷爷熊庆来出生在云南省弥勒市朋普镇息宰村(现庆来村)。他和奶奶姜菊缘育有六个子女,除四叔(秉哲)幼年在南京因病夭折外,个个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

 

我的父亲熊秉信是家里的长子,是我国知名的地质矿床学家。熊秉明二叔是国际著名学者、雕塑家;熊秉慧孃孃是一位特级教师;熊秉衡五叔,教授,知名物理学专家和激光专家,昆明理工大学激光研究所原所长、荣誉所长,中国全息协会顾问;熊秉群小叔,教授,中国通信学会名誉理事、会士。知名电信专家,原邮电部教育司司长,邮电科学院研究院院长、大唐电信公司总裁。

 

辛亥革命伊始,爷爷考取蔡锷先生督军云南时的首批公费留学生,赴比利时选习矿学,以期为开发有色金属王国的云南家乡作出贡献。1914年欧战爆发,比利时的矿校关闭,爷爷又转赴法国准备投考法国的矿校,之后法国的矿校也关闭了。这一时期,爷爷选读了算学课程,同时他还照顾着罹患肺病的丽江籍同学李汝哲 (赴欧考试第一名,爷爷为第三名),爷爷不幸被传染了,后虽经治疗康复,但体质已不如出国前,于是对留学专业作了调整,专攻数、理、化和天文学诸科,“庶归国较有益于社会”,终获硕士学位。爷爷原计划再留法两年,以便深造,日后报国更能胜任。但云南教育当局致函力促爷爷回国参与筹办东陆大学(云南大学的前身)遂于1921年春回国向省府报到。同年,接任蔡锷先生督军云南省府并倡议创办东陆大学的唐继尧被 “倒唐风波”逼走香港,大学筹办之事搁浅。同年底,爷爷经何鲁先生推荐,应南京东南大学郭秉文校长的聘请,到东大赴任算学系主任兼教授,从此开启了爷爷践行教书育人、科学救国的人生旅程第一站。

 

若干年后,爷爷受云南省府和家乡父老乡亲之嘱,选习矿学的夙愿,遂由长子熊秉信继承了。

 

我们的父亲熊秉信1936年清华大学地学系毕业后,1941年到锡都———云南省个旧市云南锡业公司和所属308队工作。1963年调入冶金部西南地质勘探公司 (昆明)工作。为我国的锡矿工业和地质勘探工作的建设和发展,“踏遍青山人未老,开发矿业献终身”于1974年61岁时英年早逝。

 

1962年,父亲作为中国政府援助越南的地质专家组长,获得了胡志明金质奖章,回国后,父亲因工作调动,我们全家回到了昆明。

 

我们对爷爷的了解,都是通过父辈的讲述获得的。30年前,在爷爷100周年诞辰的纪念日期间,拜读了熊秉明二叔的“忆父亲”一文,我才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爷爷。

 

秉明二叔说,“若要简明扼要地用两个词来描写他的性格,那就是‘平实、诚笃’”。爷爷对子女从不训斥,教训。但常常告诫,做事不要心急,慢慢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一条告诫,我一直在受用着,并伴随我渡过了人生中的重重难关。爷爷厌恶浮夸虚饰,在把笔起文稿的时候,很费斟酌。他的要求是文从字顺,精确达意。我因历史原因没有读过大学,但在祖辈、父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自学、充实自己、向长辈看齐,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我于197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昆明市物资回收公司收过废品、担任过伙食团炊事员、团支部书记(兼职)、车间主任、公司团总支书记。1992年调入昆明国际会展中心餐饮分公司任办公室主任,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任会展中心工会女工委主任。并两次被推荐担任昆明市青年联合委员会委员、昆明市盘龙区第六届、官渡区第七届政协委员。

 

爷爷并不善言辞,但他要求我们待人接物要讲诚信;生活要艰苦朴素、不允许浪费粮食;工作学习要求上进、能者为师、干一行爱一行。这也是他一贯的为人原则。

 

爷爷爱恬淡朴素的生活,不吸烟,不喝酒,也不许奶奶及子女打牌(麻将)。但这些都不是刻意要做出自律严正的道学家或者清教徒。他热爱生活,奶奶姜菊缘操持家务。家里的烹饪是清淡的家常口味。爷爷的衣着也朴素大方,家里的陈设也没有刻意铺陈。爷爷在云南大学工作时期,还亲自设计了一个书柜,现已捐赠给云南大学熊庆来纪念馆。爷爷工作之余,爱收藏一些字画,但并不苦心搜求。

 

改革开放后,奶奶将爷爷珍藏的徐悲鸿先生的三幅画,捐赠给北京市博物馆获得的一点酬金,在云南大学设立了“熊庆来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的学生。首届奖学金由奶奶邀请杨振宁先生亲自颁奖。往后几届邀请了陈省身先生和杨乐先生、钱伟长先生等前往云大颁奖,鼓励青年学子努力学习,奋发有为,为祖国建设多出人才,多作贡献。这也给我们后代留下了一种精神财富,一种可以代代相承的传统美德。

 

我们为有这么一位教育家和科学家的爷爷、有这么一位从事艰苦的地质工作的父亲和几位知名的学者、专家的叔叔、孃孃而深感自豪!

 

(本文根据熊有瑾女士今年7月30日举行的熊庆来先生铜像揭幕典礼的致辞改写。)

7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