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东南大学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关于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立德树人的东大使命和生为首位的东大行动”教育思想大讨论的通知》和资产公司党委《关于深人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的通知》 的部署,建筑设计院党总支第一时间组织了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讨论,要求公司上下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的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开展好围绕“立德树人的东大使命和生为首位的东大行动”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进一步加强院企合作,更好地发挥大学设计院作为学校产学研基地的平台与支撑作用, 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一、学习情况
10 月 16 日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当日,党总支组织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 总支委员及支部书记等集中收看开幕会直播,并要求所有党员就近就便收看。直播结束后,总支委员、支部书记集中开展学习讨论。 11 月 10 日,党总支再次召集总支委员、各党支部书记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会上传达布置了学校和资产公司党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关要求, 并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内容进行了领学解读。 之后,公司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各党支部纷纷组织党员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专题支部学习会。11 月 25 日,党总支委员会上,深入对照学习了二十大《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内容。
二十大召开以来,公司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和资产公司党委组织的理论中心组学习,积极收听收看新闻,努力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 总书记的报告举旗定向、高屋建瓴,全面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现实紧迫感,将二十大报告中的相关战略部署融入到实际工作中,特别要细致梳理、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人才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文化自强自信、绿色低碳等方面与设计院工作相关联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四个面向”,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握公司的使命任务,牢记总书记给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师生的回信精神和要求,发扬工匠精神,在建筑创作中立足文化自信,匠心铸精品,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更好服务支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设计院应有的贡献。
11 月 11 日, 公司收到资产公司党委关于深人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的部署。 11 月 12 日,在公司领导班子会议上,全体班子成员一起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好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进行了研讨,制定了工作方案,精心准备策划。 11 月 16 日,公司召开了教育思想大讨论之导师专场研讨会,领导班子成员、技术总师、研究生导师、部分企业导师参加会议,交流讨论设计院历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立足新阶段、对标新要求,研讨进一步增强产学研合作的思路。 11 月 17 日,公司召开了设计院培养的学生专场座谈会,围绕立德树人的东大使命、生为首位的东大行动,请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实习经历,交流在课程实践中的收获感受,对公司相关教学培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11 月 24 日,公司召开了院企互动专场研讨会,特邀学校分管领导、资产公司领导和建筑、土木、交通、能环学院领导交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相关工作;听取校领导、资产公司及相关学院对于公司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交流研讨“增进院企融合 服务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举措。
二、工作实效
通过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我们再次回顾了大学设计院的初衷与使命,是要把设计研究院办成一个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机构。 韩冬青、李海清等在《建筑师》杂志发表的《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机构创建回溯与知———兼议大学设计院在产学研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一文,回溯了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机构创建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梳理了设计院其与学科建设的血脉关联与互动关系,揭示大学设计院的初衷和使命正是作为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重要支点。
近年来,建筑设计院在支持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公司众多设计师直接参与了建筑、土木、交通学院等院系的研究生、 本科生课程教学、讲座、研究生招生考核、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课程答辩、毕业论文盲审、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
2. 作为教学实习基地, 仅 2017 年至 2021年五年间公司接受东南大学建筑、土木及交通等学院学生实习共计 1279 人(硕士生 1095 人、本科生 184 人), 其中纳入课程教育的东南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 1002 人, 本科生专业工程实践 155 人。
3.公司现有学校硕士生导师 12 名,兼职硕士生导师 4 名、 专业学位博士企业导师 1 名,专业学位硕士企业导师 77 名。 每年独立培养建筑、土木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50 余名。 2004年至今, 设计院的研究生导师独立培养的建筑、土木学院研究生 305 名。
4.每年免费为建筑学院、建筑研究所、土木学院、能环学院等相关院所老师开展产学研活动提供项目立项、合同签订、设计人员资格审查、出图签章、登记核对、协调管理等服务工作。从 2012 至 2021 年上述四个院、所在公司立项、独立或合作投标、设计咨询项目总计约为1450 项。
5.为支持和规范管理广大教师开展产学研结合,促进学科发展,拓展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与建筑学院联合成立“建筑与环境设计中心”、 与土木学院联合成立 “土木与市政设计院”, 服务和支撑建筑学院和土木学院老师工程实践。
6.公司还是东南大学学生就业基地,近十年招聘东大学生 353 人, 占总录用员工的53.7%。
7.与学院合作共建的多个科研平台,包括“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建设标准国家研究中心”“江苏省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建筑工程抗震与减震研究中心”等。 与建筑学院合作共建“东南大学国际建成环境创新实验中心”, 参与学校及几家单位联合申报“国家城乡建设低碳技术重点实验室”, 通过平台搭建做好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示范工作,支撑相关学科研究、实践创新和人才培养。
8.加强与学科互动融合,加大科研横向联合,设立联合研究机构和团队,合作申请若干重大科研课题,并获得多个科学技术奖、合作专利,并与学院联合承办协办多场多种高水平的学术活动。
9.长期为建筑、土木、交通设立奖学奖教金,今年学校 120 周年校庆期间,向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 1000 万元设立 “东大设计院至善人才基金”。
10.在第四、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在横向科研项目和设计实践获奖方面, 为建筑学科、风景园林学科、土木工程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做出了贡献。
11. 作为产学研创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于 2016 年正式设站,先后签约中国工程院王建国院士、程泰宁院士为合作院士。
12.近五年来,公司参与的国家和地方纵向科研项目 30 余个, 相关科研成果获奖 17 个,获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共 470 余项。
三、凝聚共识
公司在十四五战略规划中提出的“四个面向”“四个定位”,其中面向“双一流”建设目标,做支撑世界一流土木建筑类学科的重要平台成为公司长期坚持的目标方向。 公司“十四五”规划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要和学科增进共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建立计划共谋、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团队合作、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推动学科与企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贡献度。 为此,通过本次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汇聚设计院自身的思考,我们总结“立德树人的东大使命和生为首位的东大行动”教育思想大讨论成果,凝聚共识如下:
1、 建筑设计院是学科产学研结合的重要科研实践平台与社会服务基地,服务和支撑学科建设是企业的初心和使命。
2、大学设计院是相关学科的组成部分,企业发展好是对学科最好的支持和贡献,因此首先要发展好企业,将企业做大做强。
3、进一步推动院企产学研合作,院企双方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鼓励教师结对,加强人员的相互了解与密切互动,为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形成和谐的氛围;院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促成院企共生、共融、共发展的良性局面。
4、进一步加强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发挥好设计院导师在立德树人、生为首位的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充分发挥设计院工程实践优势,积极提供青年教师项目实践、学生课程实践支持,教学实践结合,帮助学生“做中学”,做好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补位工作。 注重导师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并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同时,做好学生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教育,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合格人才。
5、将“立德树人”这一理念引入设计院的人才培养中,从导师到新员工都建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 以总书记回信精神为引领,树立科学理念,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专业素养,匠心铸精品,将优秀就设计作品建在祖国大地上,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总之,我们将按照学校的要求,着眼国家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加强与院系之间的联系互动,让设计院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科研发展的重要平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国家、社会及学校一流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