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大运河无锡段核心监控区管控规划
在这个新时代,“国潮”奔流,文化出海,对中华经典文化复兴的研究已成“显学”。 而作为一个在遗产保护领域学习、研究与工作了近十五年的技术人员,东大的这片求真土壤带给我点滴体会。
遗产保护中的规划思维
我自博士毕业后在江苏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了七年,自读博起被建筑历史学科的人认为是做规划的,被规划学科的人认为是搞遗产的。 在工作中不止一次有人跟我讨论:保护规划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规划,但如果熟悉了保护规划的套路,是不是并不难做? 对此我常想到工作半年后跟随当时的住建厅张泉副厅长做《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体会,保护规划或者说遗产保护类的规划同所有其他规划一样,都要以解决特定时期的特定问题为根本目标。 苏州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保护老城、建设新区”的典范,早在 1986 年就提出“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方针,但是经过长期发展,苏州古城在得到整体保护的同时却面临着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落后于新城,年轻人群外迁,活力不足的问题。为了应对该问题,2013 版《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出了“全面的名城保护观”,强调“发展性的保护”,探讨了大量有关优化古城人口结构,促进传统产业发展与居民就业,引导传统民居更新、完善古城交通设施的综合性措施。
在规划院接受了几年规划系统思维的训练,刚回到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时跟同事交流,同事开玩笑说:“我们这的项目有点像手工作坊的定制品,不套路也更有意思。 ”这几年我一方面感受着我所在的遗产保护研究院的遗产类规划的“非常规”,另一方面也更加体会到了依托着东大建筑学院开展工作的我们在项目中特有的“实诚”与注重研究的风格。 遗产保护研究院成立于 2005 年, 是配合国家文物局第一批文物保护工程甲级资质的授予而成立的遗产保护方向的设计机构。 十余年来遗产院的项目实践涵盖了遗产保护领域的各种规划和实施落地类型,也在某些方向上有着长期的跟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工作从不是简单地复制自己。 2008 年起,遗产院就参与了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从江苏市级到省级到国家级规划,在那个阶段,保护规划的重点是厘清大运河遗产的核心价值与载体、划定保护区划为申遗工作奠定基础。 进入后申遗时代,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的团队再次接受了大运河核心监控区管控规划的任务。 这一次面对大运河沿线 1 公里全部作为生态空间的挑战,团队充分发挥了东南大学的研究优势,实事求是地分析无锡与常州段运河沿线都是高密度建成区的现实问题,把握住江南运河水系驱动城镇发展的根本特点,提出了“江南水网城市历史发展模式的当代焕生”,“高密度建成区的生态格局修复”等新时期的规划思路,获得了甲方和省自然资源厅的充分认可。
跟随大师的身影
在遗产院工作幸运的一点是离东大建筑学院的大师们很近,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文化遗产保护是重视个人积淀的研究方向,在一次出差的路上,我曾问遗产院的创立者朱光亚教授如何才能加强个人文化修养? 朱先生答曰:不以功利目标为目的的学习才是好的学习。
2022 年遗产院参与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的《江苏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 该项目由王建国院士领衔,朱光亚、陈薇、董卫三位在遗产保护领域有着极深造诣的教授作为核心成员,由建筑学院多位老师和设计院共同促成项目团队。 在项目过程中,项目组成员除了近距感受大师们的思维方法、学术见解外,更体会到他们的治学风格和工作态度才是东南学风得以传承至今的根。 项目自 9 月正式启动,原计划 12 月拿出初稿,到了 12 月,疫情形势异常严峻,而几位老师仍然坚持带领项目组工作, 年已八旬的朱先生数次亲自改稿,至 12 月中旬提交了阶段成果。 正如朱先生在建校 120 周年的相关纪念讲座中所言,从民国时期的中央大学延续至今,东南学统中包括了变易和不变的部分,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遭遇百年未有变局之时,建筑学人既要关注国家的命运,也要思考自己的定位,传承东南先贤的学术传统。
爱遗产,爱生活
做着遗产保护工作的我们,也是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因为我们善于发现,懂得体会。 观察着不太常规的建筑形态、建筑材料、建筑构件,通过阅读文献或询问当地老人,得知这一切的出现或基于当地气候或基于当地生活习惯时,我们常会心生感慨,建筑遗产的每一寸,都刻上了生活与时光的印记。 我们中既有健身爱好者,也有旅游达人,既有美食专家,也有古琴高手。 可能告别了略显浮躁的高增长时代,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重新体会和审视遗产与生活真正的有机关联。 也唯有懂得生活,才能让文化遗产带给我们更多的品味。
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我一样开始认识文化遗产、了解遗产,并爱上遗产,当看到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我们修缮后的古典园林作为婚纱照拍摄地,看到身着传统汉服的人穿梭在我们做过保护工作的街巷,我都会感到欣慰和自豪。 那些照耀过叠石亭台、花窗树影的旧时月色,至今仍照亮着国人数千年来绵延的文化去路。
人物介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学士、硕士,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九三学社;正高级城乡规划师,注册城乡规划师,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现任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规划师、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保护研究院总规划师;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数字名城学部委员; 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历史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第五期“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第七届江苏省优秀勘察工程设计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参与其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部厅级科研项目10 余项,参编 4 部技术标准;各类项目获国家省部级 30 余项;独立撰写、参与编写著作多部,包括《基于多维价值的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建筑遗产保护学》《留住乡愁: 江淮文脉钟灵毓秀———江苏住房城乡建设 【历史文化保护专题】》《历史的印记———江苏历史文化名镇的特色和价值》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