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导航
- 昆曲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摘要: 昆曲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但是在中国仍有许多人不了解
- 国家级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摘要: 位于南京朝天宫2号江宁府学的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是江苏省从事昆剧艺术研究、创作、表演的专业剧院。因昆剧先天具有的高
- 文化巨人汤显祖与《牡丹亭》
摘要: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士。江西临川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四日,即1550年9月24日出生于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城东
- 东南风
摘要: 第241期
- 百戏之祖———昆曲
摘要: 昆剧原称昆曲(又称昆山腔),起源于元末江苏的昆山和苏州一带。明代中叶,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吸收了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
- 东南大学首届“中国文化节”暨“昆曲传播月”系列精品活动(昆曲部分)
摘要:
- 超越生死的梦与情
摘要: 5月18日,江苏省昆剧院的精华版《牡丹亭》将在我校上演。为了了解精华版《牡丹亭》的艺术特色,记者采访了江苏省昆剧院资



百戏之祖———昆曲
期次:第957期
昆剧原称昆曲(又称昆山腔),起源于元末江苏的昆山和苏州一带。明代中叶,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吸收了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的精华,对昆山腔进行改革,同时代的戏剧家梁伯龙以西施与范蠡的爱情故事创作了《浣纱记》,并以改革后的昆腔谱曲,使昆曲的影响迅速传播海内。昆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又最悠久的传统戏曲形态。
昆剧的唱腔清柔婉转、优美动听,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奏乐器,使昆曲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由于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角色行当自然越分越细,并在表演上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心理情绪、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昆剧剧本创作极富文学价值。如汤显祖的《牡丹亭》、高濂的《玉簪记》、无名氏的《烂柯山》、朱素臣的《十五贯》、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均为其中之杰作。全国几乎所有剧种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过昆剧的滋养。京剧、越剧、川剧、湘剧、婺剧、祁剧、桂剧、柳子戏等,都受其深刻影响,仍保留着昆曲的部分剧目、声腔和曲牌。昆曲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国民族戏曲的代表,被誉为“百戏之祖”。至今浙江、上海、南京、北京还有独立的昆曲剧团,继续演出。(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