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05-11-3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此情可待成追忆长随我梦过江南

———对“65型数字积分机”研制、应用工作的回顾顾冠群

   期次:第981期   


  1965年12月,在南京工学院举行了由江苏省科委主持的“65型晶体管数字积分机”鉴定会,标志着我国第一台数字积分机的研制成功,也标志着我校完成了国家12年科学规划中的一项任务。四十年过去了,“65型晶体管数字积分机”研制、应用的历程仍然深刻地铭刻在我的脑海之中;研制的困难和成功,应用的艰巨、心酸和欢笑,使我终生难忘,并且激励着我的后继道路。
  1965年,我25岁。
      (一)
  1963年秋季,时任计算机系副主任兼计算机教研组主任的王能斌老师宣布成立科研组,研制晶体管数字积分机。由于科研组成员正忙于各自承担的“数字计算机原理”课程之大型实验设备,所以,实际科研工作是从1964年春季开始的。
  研制阶段和过程如下:
  1、总体设计和逻辑设计;
  2、基本电路研制(两状态触发器、三状态触发器、门电路、磁心存贮器的读写放大器等);
  3、运算器、磁心存贮器、增量存贮器和电源等部件的模型样机之设计、安装、调试,外部设备控制部件的研制;
  4、制造工艺准备(包括印刷电路板),整机、电源柜和布线设计(四大部件有两个大立柜体积,电源柜有半橱柜的体积);
  5、印刷电路板和插件的生产、焊接;部件柜的布线和焊接;
  6、部件柜调试、整机联调;
  7、振动和冷环境考验;
  8、试运行;
  9、鉴定。
  通过鉴定后,1966年1月,数字积分机被运到北京展览馆,参加“全国新仪器展览会”展览,由朱铸章、董逸生两位老师担任展览讲解员。1966年5月,整机又被运往重庆市展览,直至7月返回南京。1966年2月底,在展览会开幕的同时,举行全国性技术交流会。王能斌老师与我一起参加“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两个专业组的交流,王老师分别在两个专业组做了技术报告,介绍数字积分机的研制和性能,引起了听众的关注和兴趣。
  在这次交流会上,上海江南造船厂李工程师和上海有机化工厂(龙华)的侯主任表示要应用数字积分机于各自的生产过程。从此,我校与江南造船厂的合作开始了,数字积分机也启动了她应用的航程。
      (二)
  数字积分机的研制工作是艰难的,但在特殊年代中它的应用工作,更为艰难。
  1965年11月,学校科研处与南京市电子仪表公司决定由南京工学院技术支撑江苏无线电厂合作研制“66型晶体管数字积分机”。当时,江苏无线电厂生产变压器并为南京714厂配套收音机等设备,是1958年从街道厂发展起家的地方国营厂。该项目由我和秦振松同志与杨书宁、李永钧、沈寿生等厂方人员组成研制小组。
  该项目从1966年春开始,直至1968年底完成整机调试。1969年春季,“66型”机被用来为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船板绘图作试算。1972年底,郑州工学院接收“66型”机,运用于教学和科研。
  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计算机应用工作开展较早、较好。该厂的数字放样,利用“最小二乘法”算法,将船板中“非直线、圆、弧”的特殊复杂曲线转变为多项式表达。对于如何将船板的绘图和切割实现于生产过程,该厂李工程师艰苦地寻找合作伙伴。1966年至1968年他多次到南京与我研讨,使我了解了应用中的技术(下转三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