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华英基金的资助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机遇,也是我的莫大荣幸,在此我诚挚感谢余老学长设立此基金的慷慨无私之举。本人与老学长同在桑梓,老学长在爱母校的同时,也不忘造福桑梓,多少本乡幼学得蒙老学长恩惠。老学长飞归道山已五年矣,遗爱却遍撒人间,华英基金会在余董事长范英小姐的主持下,高效运作,成就斐然。我们在受惠于老学长遗爱的同时,更加怀念老学长,他的博大胸怀、高尚情操、伟大人格永远值得我们后辈学人深深地崇敬,他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本人很荣幸能在2004年获得华英基金的资助,在此资助的支持下,于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在美国RenssealerPolytechnicInstitute担任了一年客座助理教授。在美国期间,我在世界微传热权威专家Peterson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NASA课题,空间微重力下冷凝换热(下转一四版中缝)理和微尺度下冷凝换热机理的研究工作。Peterson教授时任RenssealerPolytechnicInstitute的Provost,现任UniversityofColoradoatBoulder校长,他在微热管等领域取得了跨时代的成就。我在他的指导下学到了很多最新科学知识,掌握了大量先进实验手段。他的公务非常繁忙,可是无论再繁忙,实验室仍然是他每天的必到之地。大家知道我们传热实验中需要使用到很多换热设备和锅炉之类的重型器件,可是我们实验室的年轻人却全都是书生,只有教授年轻的时候是橄榄球运动员,1米九的壮身材,他往往是一到实验室,把西装一脱,领带往衬衫里一塞,上百斤的设备一扛就起,我们笑称他不仅我们实验室的精神灵魂,还是我们实验室的体力灵魂。正是从这一点,我从他身上深刻感受到了一个学者对待科研事业所抱有的执着追求,我相信只有坚持这种执着追求的人才可能获得闪光的灵感,才会受到机遇的偏爱。我深深地被这种执着所感动,决定把这种执着作为自己科研工作的源动力,我想,这是我美国之行的最大收获。
时光飞梭,一年很快到期,教授再三提出了挽留,但是我仍坚守对华英基金会、对东大的承诺按期回国。回国后,我把在美国学习到的知识和科研方向引入到了东大,成功地获得了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计划,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的奖励资助。我始终牢记着在2004年华英基金申请答辩会上余小姐对我提出的殷切期望,一回东大,就立刻积极开展了课堂教学工作,并交出了一份比较圆满的答卷,在2006年的全校新教师开课考核中获得了唯一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