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导航
- 印度软件业成功之道
摘要: 印度的软件产业蓬勃发展,短短的数年已成为印度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印度也成为继美国以后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究竟是
- 印度印象与培训印象
摘要: 转眼之间,7个月的印度生活已经过去。回想这7个月的学习生活,收获颇多。 首先,先讲讲对印度的印象:古老,杂乱,却又
- 从印度实习想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回归
摘要: Infosys的培训地点是在一个叫做Mysore的小城区的边郊。每一个新进员工都要根据自身的专业情况在这里接受为期各
- 我在印度实习的日子
摘要: 从英语到培训内容的学习 对于初到印度的中国学生来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语言。因为虽然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由于



从印度实习想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回归
顾亮亮
期次:第1032期
Infosys的培训地点是在一个叫做Mysore的小城区的边郊。每一个新进员工都要根据自身的专业情况在这里接受为期各异的上岗培训。
在印度这三个月的实习之余,除了欣赏园区的美景,体味异国他乡风俗文化,我还一直在思考,GEC(GenericEducationCenter,就是Infos-ys的培训机构)作为提高员工技术能力重要途径的Infosys公司关键部门,我们国家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到底能够从中汲取到什么经验呢?是师资都是由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界人士担任吗?是课程采取集中式(密集轰炸式?)教学吗?还是印度人自身的聪明好学?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或许是我一直着重于观察公司的内部管理,我最推崇的还是印度人严格的管理制度。Infosys公司内部培训以高节奏著称,并辅以严格的奖惩制度。平均3-5天就结束掉一门课程,随后而来的就是测试,员工有一次补考的机会,但如果实在是无可救药,就会面临被公司辞退的命运,残酷而又不失其合理。必须说明,Infosys公司的严是全过程的严,日复一日的作业是主要手段,司空见惯的考试则是鞭策,辞退只是最后的一剂猛药。
联想到我们高校的教育,宽厚有余却严格不足。自大学扩招以来,学风日见浮躁。每年从媒体上总会看到某某高校又有多少学子因为挂科太多而被勒令退学。面对心急如焚的家长的责问,校方的解释不能总是:大学的学习是自主学习,我们大学不应该象中学那样处处管着学生,因为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然而,我们都清楚熟能生巧的道理。一个老练的渔夫是在捕了成百上千条鱼后才掌握捕鱼技巧的。就学生而言,学好各门功课是基础,掌握学习方法只能排在第二位。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即使今天,我国的基础教育举世闻名,也正是因为学校管理严格,学生专心学业,心无旁骛。反观扩招之后的高等教育,由于管理日见松散,确应亟待改善。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要“拿来主义”。拿,不是全盘接收,更不是全盘否定自己。一百年来,我们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浪潮中,多少丧失了一些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历史传统。远有在五四“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中我们抛弃了坚持了两千年的汉民族核心价值;近有中药专利技术的注册,端午节发源地的申报等失守连连。
古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同道学习,值得称和。在我们不惜巨资、不断派遣代表团向国外取经的同时,也应该试着沉下心来,取取本国基础教育之长,补补自身之短。毕竟,在我们的高等教育方兴未艾之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