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05-05-12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昆曲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期次:第957期   


  昆曲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但是在中国仍有许多人不了解昆曲,更不明白为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对昆曲“情有独钟”。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它的优秀。
  昆曲被公认的优秀之处:
  1、昆曲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很高。单单看剧本,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许多唱词其实就是婉约凄美的诗词。昆曲成为明清两代拥有最多作家和作品的第一声腔剧种。
  2、昆曲拥有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发音吐字比较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它的曲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曲牌体,我们昆曲都讲究曲牌体,每出戏曲都由成套曲牌构成。
  3、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昆曲表演的舞蹈性很强,并与歌唱紧密结合,是一门集歌唱、舞蹈、道白、动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形式。
  4、中国戏曲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及演出的身段、程式、伴奏乐队的编制等等,都是在昆曲的发展中得到完善和成熟的。昆曲的成长代表了中国戏曲的成长。梅兰芳先生把昆曲视为是一个吸收养分最大的一个剧种,他的《舞台生活四十年》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到他对于昆曲真是万分的推崇。他在抗战胜利后刮去胡须重新登台后首先是连演三天昆曲。我国著名学者、前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说,“如果我国有一个国家剧院,贴出去的海报第一个应当是昆曲”。(艺雯)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