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委党校新校区基地位于南京仙林大学城中医药大学南侧灵山脚下。基地北面为灵山北路,西侧为南京市鼓楼医院仙林国际医院,东、西、南三面环山,山体植被茂盛,景观资源优越。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01698.79平方米,拟建新校区需满足1000名学员在校培训,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方案规划结构采用三轴、四区的规划结构布局。三轴:
教学区的礼仪轴,学员宿舍、食堂区的生活轴,东西向贯穿两者的景观轴.三条轴线均强调视线的开敞性,强调显山透绿的总体规划格局思路。礼仪轴正对的教学主楼以双子楼的形态出现,轴线中部以虚空处理,将南侧灵山借景到入口礼仪广场中;生活轴南北贯通,保留生活区入口与灵山之间的视线通廊;景观轴横贯东西,既将礼仪轴和生活轴沟通起来,东侧以划入校区的景观山体作为延展,形成一条校园内部主要的具有景观景深的视觉走廊。四区:教学、行政会议中心区,生活服务区,体育休闲区,中心景观区,教学、行政、会议中心区居于西侧,生活服务区居中,体育休闲区居东侧,通过中心景观区串联。布局时将有对外要求的行政、会议、餐饮、体育馆等沿灵山北路设置,而将需要安静的住宿、主教学楼布置在南侧,邻近灵山,会议、行政位于主入口两侧,对外使用方便。生活服务区另设独立出入口,体育馆、餐饮、住宿对外使用时,能避免对教学区的干扰。中心景观区面向南面打开,将南侧的山体景观引入校园。
校园建筑群借鉴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布局手法,以院落空间的营造作为外部空间精神内核,同时,院落空间也分为公共院落空间,半公共院落空间及私密型院落空间,各层级的院落空间之间、院落空间与外部大景观环境之间均具有良好的互动对话关系。总体格局上促成了“处处有景、远近有景、景景相扣、步移景异”栩栩如生的动人景象。
建筑造型强调既具有党校建筑的庄重与典雅,又兼顾校园建筑的轻松与活力,营造具有红色文化,丰富内外空间的校园氛围。方案采用了金属坡屋顶结合丰富的院落空间,以更好地融合于灵山秀丽的自然山色当中,并传达出传统书院的韵味。大气而简洁的线条,硬朗的石材墙面点缀抽象的中式元素,使整个建筑群散发着从传统中孕育而来的中国当代红色文化培育基地的整体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