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7-03-2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服饰

    摘要:  娘惹服饰又叫“卡芭雅”,它是在传统的南洋马来西亚服饰的基础上,加上了独具中国风格的花边,又添了富有西欧风格的低胸衬肩

  • 语言

    摘要:  由于与当地居民通婚,峇峇娘惹族群发展出了自己的一类语言,即峇峇话。峇峇话,并非外界认为的和福建方言一模一样,而是在使

  • 美食

    摘要:  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对于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们,运用当地的食材,凭借对故土气息的些许记忆,烹饪一道带有家乡风味

  • 建筑

    摘要:  峇峇娘惹民族简介峇峇娘惹(Baba-Nyonya)是15世纪初期移居到马六甲、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大明国华人的后裔。中

  • 东大学子赴马参与2016(马六甲)世界闽南文化节、第一届峇峇娘惹文化研习营

    摘要:  本报讯2016年10月,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因举办2016世界闽南文化节而变得热闹非凡。东南大学作为本次活动受邀高校之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大学子赴马参与2016(马六甲)世界闽南文化节、第一届峇峇娘惹文化研习营

   期次:第1336期   



  本报讯2016年10月,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因举办2016世界闽南文化节而变得热闹非凡。东南大学作为本次活动受邀高校之一,在此次文化节中也派出了优秀的志愿者团队。5名本科生———叶鹏、雷思杰、黄锦松、廖丹媛、郑奕贤,在层层筛选中脱颖而出,在张务一副教授的带领下担任本次国际会议的志愿者,帮助中马两国的文化工作者成功举办了书画展、文艺表演、非遗展演、文化论坛、妈祖文化展、九城文物展和海丝文化与闽南文化论坛。此外,来自我校建筑学院的董卫教授受邀成为此次海丝文化与闽南文化论坛的演讲嘉宾。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不仅让当地老百姓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领略了闽南文化的精彩,也让两国人民的友谊进一步加深。中国古老的闽南文化在这座“海上丝绸之路”沿途要镇集中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人都齐聚马六甲,让她散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在中国驻马大使馆的支持下,东南大学的五位同学也应邀参加极具马六甲文化特色的“峇峇娘惹文化研习营”,了解了马六甲当地文化,促进了中马两国的文化发展,并且受到了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参赞的接见。东南大学的五位学子在本次活动中扮演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在充分了解学习了峇峇娘惹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与当地民族领导人共同讨论这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策略。(外国语学院郑奕贤)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