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17-03-2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服饰

    摘要:  娘惹服饰又叫“卡芭雅”,它是在传统的南洋马来西亚服饰的基础上,加上了独具中国风格的花边,又添了富有西欧风格的低胸衬肩

  • 语言

    摘要:  由于与当地居民通婚,峇峇娘惹族群发展出了自己的一类语言,即峇峇话。峇峇话,并非外界认为的和福建方言一模一样,而是在使

  • 美食

    摘要:  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对于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们,运用当地的食材,凭借对故土气息的些许记忆,烹饪一道带有家乡风味

  • 建筑

    摘要:  峇峇娘惹民族简介峇峇娘惹(Baba-Nyonya)是15世纪初期移居到马六甲、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大明国华人的后裔。中

  • 东大学子赴马参与2016(马六甲)世界闽南文化节、第一届峇峇娘惹文化研习营

    摘要:  本报讯2016年10月,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因举办2016世界闽南文化节而变得热闹非凡。东南大学作为本次活动受邀高校之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食

   期次:第1336期   



  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对于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们,运用当地的食材,凭借对故土气息的些许记忆,烹饪一道带有家乡风味的菜肴,最能抚慰他们浓浓的乡愁。在马来西亚成家立业的华人,更将这缕别样的滋味带进了自己的家庭。从此,中国美食文化就在这个热带半岛上生根发芽。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洗礼碰撞交融,华人与马来西亚人的后代们在继承了中华血脉的同时也传承和延续了中国的“食文化”。“娘惹美食”成为了这个特殊族群的一张独特的名片。
  聪明的峇峇娘惹族人将多样的香料与中国的烹调手法相结合,使传统中式食物的简单原料经过水与火的调理焕发出新的活力。香浓而艳丽、酸甜而微辣,想必这是如今初到南洋的人对娘惹菜的最初印象。家常美食“椰浆饭”(NasiLemak),是用“椰浆”和“饭”为主要食材做成。风靡南洋的“叻沙”(Lak-sa),也是一种典型的娘惹小吃,不仅继承了南方华人的烹调传统,也富有独特的马来风味。
  峇峇娘惹文化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它像娘惹糕点一样,蓝白相融。它由中国和马来两种不同文化碰撞与交融而生,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如今,从最成功的西餐中餐,到现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泰式菜、日韩料理,文化借助食物出口到他乡的例子数不胜数。峇峇娘惹文化是东南亚文化体系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与众不同的食物想必会吸引各国人民的眼球,借由峇峇娘惹美食,将峇峇娘惹文化推广向世界,未必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吴健雄学院雷思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