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对于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们,运用当地的食材,凭借对故土气息的些许记忆,烹饪一道带有家乡风味的菜肴,最能抚慰他们浓浓的乡愁。在马来西亚成家立业的华人,更将这缕别样的滋味带进了自己的家庭。从此,中国美食文化就在这个热带半岛上生根发芽。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洗礼碰撞交融,华人与马来西亚人的后代们在继承了中华血脉的同时也传承和延续了中国的“食文化”。“娘惹美食”成为了这个特殊族群的一张独特的名片。
聪明的峇峇娘惹族人将多样的香料与中国的烹调手法相结合,使传统中式食物的简单原料经过水与火的调理焕发出新的活力。香浓而艳丽、酸甜而微辣,想必这是如今初到南洋的人对娘惹菜的最初印象。家常美食“椰浆饭”(NasiLemak),是用“椰浆”和“饭”为主要食材做成。风靡南洋的“叻沙”(Lak-sa),也是一种典型的娘惹小吃,不仅继承了南方华人的烹调传统,也富有独特的马来风味。
峇峇娘惹文化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它像娘惹糕点一样,蓝白相融。它由中国和马来两种不同文化碰撞与交融而生,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如今,从最成功的西餐中餐,到现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泰式菜、日韩料理,文化借助食物出口到他乡的例子数不胜数。峇峇娘惹文化是东南亚文化体系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与众不同的食物想必会吸引各国人民的眼球,借由峇峇娘惹美食,将峇峇娘惹文化推广向世界,未必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吴健雄学院雷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