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1-11-2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顾伟教授团队在电力系统低碳运行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期次:第1465期   

本报讯 近日,电气工程学院顾伟团队面向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实现,从江淮流域独特气候特征-梅雨出发, 首次开展了梅雨对我国江淮流域电力系统 CO2 排放影响的研究,相关成果以“Assessment of plum rain’s impact on power system emissions inYangtze -Huaihe River basin ofChina”为题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发表。

 

团队首次评估了梅雨对我国江淮流域电力系统 CO2 排放的影响。 利用 1980 年至 2020 年超过40 年的高精度地表光照辐射强度数据观测发现, 梅雨会显著降低受影响地区(R1)的平均地表光照辐射强度,相比对照地区(R2)日地表光照辐射强度降幅最高达27.6 W/m2。 基于省级集群机组组合优化模型评估发现, 梅雨已导致当前受影响地区电力系统年CO2 排放增量达 1.22 百万吨,并有可能在未来 30 年持续增加到 5百万吨以上。 最后,研判了集成多种新兴技术抵消梅雨增碳效应的发展路径, 发现当大规模长期储能的单位能量投资成本低于 10¥/kWh(比如地下储氢技术)时,结合煤-气电出力优化,有可能在所有受影响省市实现减碳和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的双重红利。

 

本文的第一作者是电气工程学院 2018 级博士生潘光胜和胡秦然副研究员, 顾伟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陆于平教授及研究生邱海峰、丁世兴参与了研究。 东南大学为唯一单位。 该工作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等项目资助。

(潘光胜)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