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2022-12-20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运河的第六立面--

桥底剩余空间再生计划:以苏州运河大桥为例

   期次:第1493期   作者:黄怿昕 刘源科 陈志磊




设计背景: 如果说河水是运河的血脉,那么桥梁便是运河的眉目,阅读大运河上的桥,就是阅读大运河的历史变迁,而航行于一座座桥梁之下,抬头阅读桥梁底面的时光积淀与结构语汇,便是阅读人类漕运发展的一个个历史切面。

 

设计缘起:大运河上的桥梁以其侧面和顶面昭显于世人,而桥底构成的运河“第六立面”往往被人忽视,所谓桥底空间是指桥底到水面或地面之间地带,桥梁底面需要集中解决结构、管线等技术问题,其形象美观并不是设计考虑的重点,而桥底到水面之间则需要优先保障通航需求,后期利用也受到较大客观限制。 基于种种原因,不同年代的桥底空间往往都处于低效使用状态,沦为大运河上令人不悦的消极地带。

 

场地选址:本次设计选取苏州吴江运河大桥底部空间(含古纤道)作为设计对象,吴江区运河古纤道是场地的重要历史元素,古纤道全长约 1800 米,始建于唐,重建于元至正年间,又称“至正石塘”,现存驳岸的巨型青石即为元代遗存,是江南运河上现存的唯一遗址,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 而横跨纤道的吴江运河大桥则是一座总长 960 米的大型桥梁, 主桥采用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方案,主跨 123 米,边跨 75 米,充分体现了当代桥梁的结构美学。

 

设计目标:桥底空间作为与大运河最贴近的界面,具有迫切的更新需求,桥梁底部结构的真实表达不仅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建造水平,也为后期空间加建提供了力学可行性。 在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时代背景下,方案尝试对吴江运河大桥底部空间及古纤道遗存进行一体化设计,在满足桥梁结构力学与通航要求的前提下,为沿线居民提供一处高质量休闲场所,拓展运河文化的传承空间载体,以当代设计灵感赋能千年运河光辉历史。

 

功能策略:设计致力打造一处兼具文化宣传、休闲运动、历史教育等功能的大运河主题文化空间,策划了古纤道博物馆、运河桥梁展览馆、水上书屋、天幕观演、过河慢行系统、 水上运动设施及游船码头等具体功能, 打造一座情景丰富的立体化 “水上公园”,消解现代桥梁与古纤道之间界限。

 

建筑策略:吴江运河大桥的双索面斜拉结构为桥下空间更新提供了力学和空间的可能性,方案利用桥梁主体冗余荷载及净空置入拱形母题, 采用拉索结构悬吊主体,并利用集装箱、穿孔板等轻质材料进行空间围合,打造出色彩丰富、轻松流动的空间氛围。拱的主体形态、暴露的拉索结构和集装箱模块同时也回应了绵延千年的漕运文化,传递出方案对历史元素的思考与转移。

 

千年运河,活力家园,我们期待通过吴江运河大桥底部空间的更新实验,赋予江南运河多彩的第六立面,以人文设计为千年运河留下关于当代的注解,并为数以千计的桥梁更新再生提供一个有趣的思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东南大学 Copyright @201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